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乾隆是怎么学习书法的 乾隆习书整理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4-01-31阅读数:91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古人是如何学书法的,其实是个有趣的问题,清代人有很多论述,如《道光遵义府志》卷四四《艺文·三》:“写字全在握笔,握欲紧,掌要虚,运腕肘,都有法度。入门先摹端点画透露之帖,方有规矩可寻。先临唐宋帖,后临晋帖。先学大字,次学中书,次小楷。先楷书,次八分,次行书,次草书,不可凌乱,未有楷法不工而工行草书者也。”更多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先学执笔,然后再学大字、中字、小字,古人基本上是按照这套流程学习书法。而故宫近几年在整理文物时发现了一批乾隆青少年学习书法的习作,可以帮助我们看到皇室子弟是如何学书法的。

      这批习作从康熙六十一年开始,到雍正十三年结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乾隆从十二岁到二十五岁的学书经历。

      首先是1722-1723年,即乾隆十二岁到十三岁的习作,这些习作用的是荆川太史纸和白棉纸,按照时间排列如下:

      1.正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楷书摹《番君庙碑》……

      2.正月二十四日,楷书临摹《多宝塔碑》……

      3.正月二十五、二十六日,楷书皆临《千字文》……

      4.正月二十七日至九月十九日,楷书皆临《多宝塔碑》……

      5.无日期,楷书五言诗……两遍。

      6.无日期,楷书临《明皇西岳华山碑铭》……

      7.无日期,楷书临《番君庙碑》开始部分……

      以下是乾隆习书的总结整理(局部)

      根据这些资料,可以看出乾隆的学书过程可概括为基础阶段、大楷阶段、小楷阶段和再回归大楷阶段。乾隆初学楷书的三种范本,赵孟頫《番君庙碑》是赵体,带有行书笔意,学起来比较难,《千字文》是比较经典的书法启蒙字帖,顺治、康熙、雍正都曾繁复临摹,而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帮助乾隆规范笔画和字形,非常适合打基础。

乾隆临《多宝塔碑》,写的不好,老师留下了打三板的批语

      除了临帖,乾隆还经常仿写,尤其喜欢仿写康熙的书作。

      第三阶段乾隆学习小楷,范本选择的是宋高宗小楷《毛诗·唐风》

      由于原作技法还是比较复杂,所以学习效果不理想,乾隆转而学习王羲之的《乐毅论》,此后很长时间,乾隆都在专心学习《乐毅论》,效果也不错。

      第四阶段,乾隆重新学习大楷,这次选的范本是唐任瑗《瑞麦赋》片段,有了前面的基础,乾隆学习大楷也有了进步。

      清代皇室教育是比较严苛的,皇子到了年级都要去上书房读书,一般早上四五点钟就要起来读书背书,一直到中午,下午会练习骑射,期间皇上还会不定时到上书房检查学习成果。据说,康熙年少时曾读书累到咳血,可见皇家的孩子也不是好当的。

      从书法学习上看,第一,乾隆很是勤奋,十三年每天坚持练习,除节假日和特殊节日很少间断,留下了1795页的习作。第二就是急躁,多次因为急于求成被老师批评。第三就是基础不牢,由于作皇子的时间太短,导致乾隆没有系统的提高书法修养,雍正的突然去世,导致乾隆书法学习生涯也突然结束,当了皇帝后,自然也没人敢批评他了,加上要处理政务,自然也没有时间去专心练字,最终导致乾隆书法水平一直滞留不前。

2024-01-31 08:39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中国书协第六届理事、隶书委员会委员何昌贵..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