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隋唐 - 正文

贺知章《草书孝经》高清大图

分类:隋唐 时间:2023-06-20阅读数:497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孝经》,纸本,纵26.0厘米,横265.1厘米。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本卷以草书写“今文孝经”本文,每行四字至十六字不等,共一千余百余字。无署款。卷尾有小楷题“建隆二年(961)冬十月重粘表贺监墨迹”,推测为贺知章之作。此卷另有刻本传世。十七世纪后半期传入日本,明治年间由近卫家进献皇室。2006年3月13日至2006年4月26日上海博物馆举办“中日书法珍品展”,该作品首次回到祖国。

      点击查看孝经全卷大图

点击查看孝经全卷大图

      全卷有晋人法度,含章草隶意,气势磅礴,落笔精绝,笔法遒健,风尚高远,为鉴赏家所重视。

      本卷以草书写“今文孝经”本文,无署款。据卷末小楷识语“建隆二年(961)冬十月重粘裱贺监墨迹”,推测为贺知章之作。北宋《宣和书谱》中亦著录有贺知章所书孝经。十七世纪后半期传入日本,明治年间由近卫家进献皇室。

      《贺知章草书孝经》与其他字帖的最大不同体现在其用笔速度和运笔技法。用笔速度。书法线条组织运动中的速度是构成书法形式的重要因素之一。书法艺术之所以能以“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孙过庭《书谱》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笔法的复杂性,因此,人们在讨论书法时,谈论得最多的就是笔法。而艺术实践告诉我们,假如忽视速度的重要性,撇开速度孤立地去研究笔法、结构等其它形式因素,都是不够全面的。速度贯穿于整个笔力的运动过程,并发生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与其它各种形式因素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纵观《贺知章草书孝经》中体现速度的处比比皆是,如“离”、“也”、“其”等字。运笔技法。线条的智慧,在于驾驭毛笔的能力,在于体现出线条的力度与感情内涵。而形成线条之美的根本要素在于笔法,即运笔的技法。运笔技法的最佳境地是能触变成态,写出提按顿挫、方圆转折、粗细长短、正斜曲直、轻重疾徐、纵横刚柔、飞转流动、起伏跳宕等线条,使空间线条美中具有运动的时间性,表现出万物的姿致意态和生命的节奏。

      《贺知章草书孝经》中书法中线条的顿挫、跌宕、转折、收放、趋向、走势、刚柔、曲直、轻重、疾徐等诸因素的对比协调、相引相距、相反相成。此书法中锋行笔,圆浑苍润,尤其是勾挑之笔,顿如山安之后,趯然而起。从结体上看,非常开阔,字形摇曳摆动,机趣横生。这样将点画的厚重、结体的宽博、章法的倾侧综合起来,烂漫奔放与稚拙自然交相辉映,气象旷达而排奡,点曳自信与布白开合妙合无间,内力腾跃而雄逸,产生了非常强烈的独特风格。

      贺知章《草书孝经》

      

      贺知章《草书孝经》

      贺知章《草书孝经》

      

      贺知章《草书孝经》

      贺知章《草书孝经》

2023-06-20 12:52

溯古通今书法作品展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李阳冰《拪先茔记》
« 上一篇
启法寺碑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