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海昏侯墓大盘点 足以改写中国书法史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4-02-29阅读数:163
热烈祝贺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线下研修顺利结束

      你见过汉代的圣旨吗?全国就三件,第三件就是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汉代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的简牍,被专家解读出《海昏侯国除诏书》。诏书,也就是圣旨,来自西汉的圣旨。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海昏国除诏书》简牍

      1

      这是目前为止,我国发掘出土的第一份西汉除国诏书实物,记录了海昏侯国除国一事,而且确定了刘贺去世的具体时间。

      2

      《海昏侯国除诏书》还是继《永始三年诏书》、《元康五年诏书》之后,我国发掘出土的第三件较完整的汉代诏书实物。注意,是实物。

      3

      《海昏侯国除诏书》信息量很大,让我们了解了刘贺及其家族的故事、昌邑王国与海昏侯国的基本信息。其中,刘贺“九月乙巳死”、“合六县以为国"的昌邑王国、“数水旱,多灾害”的海昏侯国等信息在史书中都未记载,可作为当时史实研究的补充。

      4

      《海昏侯国除诏书》是专家学者们从五千多份出土简牍中释读出来的,这项工作繁琐复杂,倾注了研究人员大量的心血,有句话说得好:"所有的文物,因为有了文字,才具备了灵魂。"而研究人员是让这些有"灵魂"的文字进而有了生命!

      海昏侯墓遗址于2015年入选我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7年12月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21年10月入选国家“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可以说海昏侯墓随着发掘工作的研究和推进,重要程度也与日俱增。

      海昏侯墓的主人公叫刘贺,如果你对他不了解,说一个人你就知道了。汉大将军霍光,就是霍光将刘贺扶上了皇帝宝座,但因其荒淫无度,仅仅在位二十七天就被霍光废掉,史称“汉废帝”名副其实。

      刘贺的人生还是非常曲折的,活了三十三岁,却经历了从诸侯王、皇帝、庶民、海昏侯等四种身份的转变,太戏剧化了。过了两千多年,墓葬又被发掘出来为考古事业做贡献!

      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

      作为国内发掘结构最完整、布局最清晰、保存最完好的汉代列侯陵墓,海昏侯墓共出土了一万多件文物。有金器、青铜器、铁器、玉石、漆木、陶瓷、竹编、纺织品、竹简木牍等。大多数普通民众对琳琅满目的黄金玉石等感兴趣,但对于热爱书法的朋友来说,关注点则是数千件的竹简和近百版的木牍。

      海昏侯墓共出土竹简木牍5200多枚、签牌110枚。其中竹简内容以古代典籍为主,木牍大多为公文文书,签牌(木楬)为随葬物的清单。这是中国简牍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此外,还有一些漆器、铜鼎、铜镜、灯座、印章等器物上的文字也特别引人瞩目。

      总体上关于文字的文物,可分为简牍、印鉴和金石三大类。毋庸置疑,这些出土的汉简和汉篆文字,对研究中国书法书体演变以及当代书法的创作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简牍

      海昏侯墓中发掘出的五千多枚竹简木牍,记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释读这些简牍,有助于我们了解两千多年前古人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这些简牍,内容主要包含古代医术、农书等文献。

      例如一件漆器上书有“医工五禁汤”五字,说明了它的用途是喝汤的器皿,而且只盛用“五禁汤”,专物专用,这是中医的处方。这为查考刘贺为什么三十三岁便去世,是否因为身体出了状况提供了有利信息。

      刘贺及其夫人写给皇帝和皇太后奏折的内容,有“南藩海昏侯臣贺昧死。(皇)帝陛下,使海昏侯(臣)贺昧死”;“妾待昧死,再拜。上书呈,大后陛下”等内容。

      还有几篇简牍上方标明了数字等类似“清单”的内容,将很多物品逐一罗列,详细记录陵墓的建造及殉葬过程。就书法风格来说,“第廿”简牍用笔上草意增多,“第卅四”用笔更趋厚重,其中有很多的“一”,尽管都十分厚重耀眼,但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可以推断,当时的众多工匠具有很高的书写水平。

      还有一部分漆器上的书体字迹为红色,鲜艳如新,耀眼夺目,千年不朽,这在整个汉代书法史上都极其罕见。

      写有“昌邑九年”的有两件漆器,书写内容相同,章法却有些差异。整体风格温和端庄,用笔严谨,字字独立,形状呈扁方、正方,很少有放纵夸张之笔。

      写有“昌邑十年”的竖条,书写水平要略高于前两件,严谨不失率意,结体平中见奇,笔画稍纵,不拘绳墨。

      写有“昌邑十一年”的这件朱墨很是鲜艳,用笔见方,笔画粗细变化更加明显,章法更加紧凑。

      从这些朱墨漆器和竹、木简的书作,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千年前匠人的书写状态。由于汉简一直深埋地下,得以保留书写的原貌,各种用笔变化,纤毫毕现,清晰可见。

      印鉴

      汉代印章等级森严,可分为两类:官印和私印。出土的海昏侯两方印都是私印,所以形制不受官印所限。罗福颐《古玺印考略》中认为:“汉旧书仪说,自秦以来唯天子之印以玉,今证以实物有不尽然。”“刘贺”私印的出土,再次证明玉印并非官印专属。

      汉时私印形式多样,印钮多以蛇、龟、瓦、鼻、覆斗等形式为主。“刘贺”私印钮式为蟾蜍钮,这是非常少见的。因为传说月亮里有三条腿的蟾蜍,所以蟾蜍古时又被奉为月中神灵,有避凶趋福、多子纳财、富贵长寿的寓意。

      “刘贺”印是典型的汉玉印风格。汉玉印是中国篆刻史中的珍奇,雕工极其精美。印面二字为标准的玉箸篆,布局匀称,遒劲有力,风格清朗规整,庄严典雅。‘刘贺’印的发现,直接证明了海昏侯墓主身份,考古价值高于印学本身。

      出土的“大刘记印”材质也是玉,色泽白润,为龟钮。印面留有刀痕,波磔细微,方圆兼备,制作精美,极具艺术价值。

      海昏侯墓中还出土了残损的西周提梁卣,由此得知刘贺也是一位古玩收藏家。这其中,打上海昏侯个人专属标签的代表青铜器有两件。

      一件是铜鼎,铭文共十五字,笔画细瘦,劲挺有力,笔意浓郁,书写的意味明显,如“容”字的起笔点竖起,稚拙天真。从全部字迹来看,很有可能是直接刻画而成,结体宽博疏朗,大小任意,多为扁方和正方,除了倒数第二行有三字外,每行二字。

      另一件是“昌邑籍田烛定”,六字风格与铜鼎相近,文字隶化明显,因为是纵向排列,顺势而下,大小参差,长短因势赋形,结字更加自由,最典型如“烛”字处理,左小右大,欹侧生姿,天真烂漫,意趣盎然。

      在海昏侯墓出土的铜镜中,有一枚具有清晰的铭文。外圈文字开头有“洁清白”字样,是西汉中晚期比较流行的“清白镜”铭文,所以暂且可称为“清白镜”。

      外圈铭文末句“永思绝焉”,表达的是阴阳两隔、恩义断绝的意思,与内圈铭文“相忘长象”的寓意相一致。书体为汉金文变体,似篆似隶,篆中带隶,字体活泼,流畅秀美,方圆相融,可见篆书向隶书蜕变的迹象,显现出一种特有的韵律之美。

      另一方昭明镜,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汉镜铭基本上有一套相对独立的文字风格系统,字字独立,雕琢痕迹很重,笔画给人以浇铸感,斩钉截铁,字形兼融篆隶,也包含一些草化与简化,加上一些夸张处理,独有趣味。

      马蹄金上的“美术字”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土的马蹄金中,有些马蹄金上铸刻有“上”、“中”、“下”等字。细看这些字,与当时的西汉金文存在很大差异,如“上”字,笔画挺直,无任何篆书的圆转弧线,即是容易形成圆转的“中”字,转折处多方折,“下”字形状虽扁平,但与当时的隶书有很多差异,没有波磔笔画。

      这三个字笔画粗细一致,结构严谨端正,与我们今天美术字“黑体”很接近,而且这些字铸刻在马蹄金上,虽然功用未知,但带有强烈的装饰性,在金器面上所占的位置也恰到好处,我们不妨将这类书迹称之为汉代的“美术字”。

      西汉时期,青铜器物上铸刻的铭文一般采用小篆,而日常书写多采用简牍,于是马蹄金上出现的“美术字”很是新奇。从文字演变来看,西汉时期有些隶书开始呈现出楷书特征,但在当时是不成熟的,而这些美术字的楷化特征非常明显。由此可见,为了书刻简便,篆书的圆转笔画被方折所取代,隶书的波磔笔画也变成了平直笔画,这样,马蹄金上的“上”、“中”、“下”等美术字的出现好像就可以解释通了。

      郭沫若认为:“自东汉以后,字体又在逐渐转变,到了唐代,便完全转变到楷书阶段。”龙潜认为“到齐梁之间才逐渐产生了正书”。于硕说“楷书产生于隋唐”。徐森玉认为“作为书体的楷书,在三国和西晋初已接近成熟了”。

      而我们在海昏侯墓看到的马蹄金“美术字”如果归为“楷书”,是不是应该改写下书法史,把楷书产生的时间由魏晋提前到西汉呢?

2024-02-29 20:10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解小青《世说新语·德行》节选 (图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