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学员心声 - 正文

扎根传统 心悟手从——参加国开大学首届“书苑点睛”研修班的学习体会

分类:学员心声 时间:2016-11-14阅读数:8112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扎根传统   心悟手从


——参加国开大学首届书苑点睛研修班学习体会

学员  叶德锦

作者  叶德锦


我对书法的兴趣源于孩提时代,儿时就喜欢写字。听村里老人讲,过去有人在方砖上用红土练字,故找来这些东西仿效之。红泥代墨,方砖做纸,陪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那时,既无老师指导,又无字帖临习,只是盲目的书写。有时还胆大妄为,在家中墙壁上写字,胡涂乱抹,家人甚是反感,常遭训斥。尽管这样,我依然不改初衷,还是每日在红砖上练,在地上写,因为写字让我觉得很快乐!这份快乐让我心中有了一个梦想——当一名书法家。


一个人坚持一项爱好,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一直爱好写字的我,在当了四年炼铁工人之后,眼界渐渐开阔,被选调到企业的管理岗位上。闲暇之余,想好好练习书法的念头油然而生。偶有出差到外地的机会,拜访和结识了当地有名的书家。每当走进名家书房,被四周悬挂的书法作品和他们临习碑帖的废纸、草稿所吸引,我一次次被浓浓的墨香熏陶感染着,激起藏于心底的那份渴望,下决心要苦练书法。于是借了大量的字帖,用古时的双钩法,把这些字帖勾描了下来,以备学用,专心致志书法的研习。


叶德锦作品


为了提高书法技艺,一九八六年我参加了无锡书法艺术专科学校函授学习。这期间,加入了金昌市书法家协会,成为一名会员,积极参加活动,从那时起,我才真正的踏入了学习书法的门槛。


为了立志学书,思索良久,取笔名柳叶,其意一是因其出生在甘肃民勤县湖区,湖区在过去称其为柳林湖,柳树较多,自己就是柳林湖边上柳枝上的一片小叶,微不足道,谦恭留恋家乡之意。另一层意思是,中国传统书法就像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柳叶就是要扎根传统,在这棵大树上吮吸营养,滋养枝叶,求得书艺长进。


虽痴迷书法,但因工作原因不能全心全意而为之。为此,我一边以企业管理人员的身份,繁忙于政事,奔波于仕途,工作上决不能有半点马虎或懈怠;另一边以书法爱好者的身份,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在夜深人静时,浸淫于碑帖,沉潜于书室,临池不辍,先后临习了柳公权、颜真卿等楷书作品,汉隶张迁碑、石门颂和魏碑郑文公等碑。又对圣教序、十七帖潜心钻研,尤其是对唐孙过庭书谱、怀素千字文,乃至于近代于右任先生的墨迹,坚持不懈的下很大功夫进行临写。寒来暑往,三十余载。我在书艺的道路上苦苦的探索着。


叶德锦作品


二零一六年十月,得知国家开放大学书法学院成立,并举办首届“书苑点睛”研修班,我欣然报名参加了学习。这次研习班,授课老师规格学识之高,内容安排之严谨,服务保障之周到,是办书研班中之少见的。通过四天的学习,我深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苦练一年不如观人一天。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言恭达老师是原任中书协副主席,是学者型的书家,听了他关于书法文化的哲学思辨一课,他用哲学思维深入阐述了书法艺术中的阴、柔、虚、静、阳、刚、实、动以及开合、争让、虚实、藏露、纵横、平奇等阴阳之辩证关系。我认为难就难在统一。变化与统一是一对矛盾的辩证关系,在变化中蕴藏着统一,在统一中寓于变化,做到浑然一体,就具备了书写书法,表现书法的能力。


胡抗美老师是草书专家,他的《观念与本体,书法欣赏与创作》一课中,在阐述古人“神采为上,形质次之”时说:“一副经典的书法作品,只见神采,不见字形。因为字形参与到神采的创造中去了,字形被情感统一了,人们欣赏书法由视觉转移到心理层面,这就是书法的魅力所在”。他精彩的阐述使我们认识到,创作书法作品就是动静结合的过程,也就是说技法或情感的结合缺一不可。动是点画结构,布局和章法的巧妙安排。静是书法作品中体现出的韵味和神采。前者表现的是学习传统的功力,后者反映的却是书家自身的修养和素养。这个素养和修养决定着你的艺术生命。为此,我在大量临习碑帖,不断提高技法水平的基础上,追求书法最根本的状态,书写的自然性。也就是说写者、泻也,我书写我心。正因为这样的认识,所写出的行草书作品力争达到以动致胜,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书写中对作品中的每一字、每一行乃至整篇布局做到气韵流动、血脉不断、笔断意连、质朴匀称,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既表达出行草书静穆中流动的美感,又能无拘无束表达出书写者当时的心胸和情怀。


叶德锦作品



刘洪彪老师和申万胜老师是现任和原任中书协副主席,行草书专家。他们关于《字古式新与文心艺质》,《感悟中国书法》的论述是博采众长,更有新意。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当前书法队伍和学习书法的现状,提出要敬畏书法,号召大家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朝闻道,夕死足以!”,不要被名利所迷惑,以树立正确的学书心态。这一点也是我平时所追求的。人淡如菊,为人处事谦和恭让,是我多年来形成的个性。本应早点搞搞展览,做个专题,出个集子宣传一下。但我对自己写出来的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有时写出的作品自己欣赏,总觉得美中不足,甚至还有羞愧之感。因此,多次想在报纸上做个专题的愿望就搁浅了。这说明一个道理,感受是常读常新的,不断追求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艺无止境的吧。


卢中南、田伯平、张维忠老师都是中书协的几届理事,更是侧重从技法层面给学员示范授课。他们的示范操作性很强,现场演示了中锋、侧锋,偏锋的运用等。特别是卢中南老师,精心制作课件,内容极其丰富,并用投影仪书写,现场展示。如在临习魏碑时如何写好方笔,他把毛笔尖添扁的示范,一下使我们茅塞顿开。


叶德锦作品


      张改琴老师是原任中书协副主席,她的《师古融今,厚积薄发》更是告知我们,学习书法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更需要耐得着寂寞,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的深入传统,广临百家,兼众家之长,自然就水到渠成。我现在,无案牍之劳形,无烦事之劳心,时间充足,精神饱满,一天除适量运动之外,就躲进书房,一把紫砂壶,一个收录机,一支秃毛笔。一边喝茶欣赏音乐,一边临帖写字,不断与古人对话。我认为即使书法水平很高了,坚持临古人的东西还不能放松。况且提高书艺水平,还要增强书外功夫。故读读古典文赋诗词和一些文学作品,修身养性,生活充实有味。总之,通过这次“书苑点睛班”的学习,我想再努力几年,不求名利皆收,但求达到“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艺术境界,在中国书法这棵参天大树上吸取更多的养分,从而使自己这片柳叶能常绿常青。


艺术简介

叶德锦,笔名柳叶,一九五三年八月出生在甘肃省民勤县,金川集团公司退休干部,高级政工师,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在甘肃省劳动系统首届书画展评中荣获一等奖;在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工书画摄影展中获优秀奖;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的“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书法美术摄影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同年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举办的首届中国书画“国魂.国艺”奖评选中荣获国魂奖;书法作品在“张浦杯”全国廉政文化书画大赛中荣获书法类铜奖。有30余幅书法作品曾发表在《中国纪检监察报》、《甘肃工人报》、《老年》、《有色金属工业》、《党风通讯》等报刊杂志。民间也多有收藏其书法作品。

2016-11-14 20:06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从“深山”走向“书山”—参加双创翰墨第五..
下一篇 »

最新开班报名

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招生简章

最新视频课程

连辑主讲:中国书法审美及实践应用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更多精彩
新翰丹公众号
  • 全面掌握书法资讯
  • 精彩活动,推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