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中秋帖与鸭头丸 虽面貌不同笔法有别实乃一脉相承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4-03-12阅读数:70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中秋帖》与《鸭头丸》传皆为王献之书法,版本繁多,真伪争议不断,暂且不论,两帖书风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可作深入分析。《中秋帖》,通篇仅22字,几乎没有字距,字字相连,连绵迭宕如“火箸画灰,连续无端木,所谓一笔书。”(米芾语)。点画疏密有致,开合自如,笔势流畅自然,疾利痛快。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鸭头丸》通篇15字,字距行距皆萧散疏朗,几乎字字不连 ,点画连贯,寓柔于刚,欹侧遒劲,沉着而流畅,呈飘逸洒脱之风。

      两帖字体皆为行草之间。笔法明显不同。《中秋帖》以楷法写草书,“起伏顿挫”、“节节换笔”之法清晰,“不复不得”和“还为即甚省如”看似一气呵成,不乏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相”、“胜”两字是为章法布局之“眼”,最后一行速度和节奏明显加剧,与前两行形成对比。

      《鸭头丸》笔法精熟,明快灵动,笔势流畅,劲利散逸,又变化多姿,顺锋、逆锋、方、圆、正、侧一一具备。如“故”、“不”、“当”,提按,顿挫,调锋呼应,断连结合,使整幅字有疏有密,空白灵活。帖中的10多个字曲直结合,显刚劲之美,又有圆转外拓的曲笔章法。

      王献之书法历来被誉为比父亲王羲之书法更具飘逸潇洒。“古质今妍”,其“妍”即指献之在父亲草书的基础上又有新发展。此两帖虽然面貌不同,笔法有别,实乃一脉相承,皆对唐以后的草书,尤其是张旭怀素的狂草具有重要影响。如果说哪一个帖对后世影响更大,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张旭的结体、章法应当受《中秋帖》影响更多些,而怀素的草书应该更具《鸭头丸》笔法、笔势。其实这也是相对的。

2024-03-12 10:14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5分钟快速了解中国书法发展简史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