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媒体报道 - 正文

“书苑点睛”——申万胜老师书法理论新建树

分类:媒体报道 时间:2016-10-30阅读数:30342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国家开放大学首届“书苑点睛
书法研修班主讲老师申万胜书法理论新建

申万胜老师


艺术简介

申万胜,祖籍四川广安, 1946年9月生于贵州金沙。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六届副主席、行书专业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书协顾问;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兼书法篆刻院研究员,故宫博物院中国书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感 悟 书 法

 ——在国家开放大学首届“书苑点睛”

研修班上的授课提纲

申 万 胜


如何正确认识书法,是学好书法的一个基本前提,只有对书法艺术有深入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有不断学习探索的动力。


上篇:什么是书法  


一、书法是艺术   


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精神符号,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从最初的文字形成到书法艺术的日臻完善,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可以说书法艺术呈现出华夏审美人格的心灵世界,表现出中华艺术最潇洒、最灵动的自由精神。它飘然于儒的凝重、法的森严、道的超然之外,在笔飞墨舞的律动中刻画出中华民族最真实的精神轨迹,成为中国文化最具东方特色的艺术。她早已以其特有的审美性、艺术性走向世界,她不但在亚洲地区,而且在西方众多国家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使得中国书法成为一种跨民族、跨地域、跨语言文字的泛世界性文化形态。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


2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

它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艺术,就在于中国文字的形成,无不以“象形”为根本。她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和法则,概括来说,书法就是以笔墨纸砚为工具,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造型艺术,简单来说,就是汉字艺术。书法要写字,但写字不等于书法。由于汉字和毛笔的特殊性,产生了书法艺术特有的艺术形式和笔法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书家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追求。


3书法艺术是一门非常重视技术技巧的艺术。

书法艺术的本体包括笔法、结字、墨法和章法,技术技巧通过这四大要素来呈现。这四个要素既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同时又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点画形态的无穷变化,赋予了书法一种鲜活的生命力和审美情趣。这正是书法史上同为大家但风格面貌各异的根源所在。书法有法,又法无定法。

4当代书法的功能,主要是审美性。


二、书法是文化


书法艺术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它涉及中华传统文化多方面领域,可以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化和集中体现。

1贯穿书法艺术核心的是东方哲学。

易经讲的阴阳变化在书法中体现的尤其充分,贯穿其中的刚柔、动静、虚实、方圆、曲直、迟速、轻重、浓淡、润燥、大小、疏密、离合、奇正、巧拙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审美范畴,体现了中国书法堪称中华传统文化最凝练的物化形态。  

2书法艺术要靠深厚的传统文化来支撑和滋养。

它涉及多方面领域,包括文字学、历史学、文学、美学、诗词等等,就书法本身密切相关的领域就有,书法史、书法理论史以及经典书作、代表性书家等等。不能就写字谈写字,要有宽阔的文化视野。

3对待书法要有一种崇敬的、敬畏的心态。

大到一幅作品,小到一个字,可以说真正的书法作品一点一画它都蕴含着东方文化的神韵。


三、书法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1书法可以培养人的审美理念。

美无处不在,学习书法艺术就是内心存在美,感悟美,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过程。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发现美,提炼美,倡导美。由此影响着自己的处世态度;对待工作,追求极致完美;对待他人,践行真善美,待人真诚,与人为善。一个人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才能不断提高修养,锻炼自己的品格,提升精神境界。

2书法可以开阔视野。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广阔的知识面,无论大事小事,一个人的知识面广了,视野开阔了,他处理问题上就能高屋建瓴,站得高看得远,就会干一步想三步,就不会鼠目寸光。“艺术之贵在于融会贯通和互为体现。诗词、文学、美术,甚至音乐韵律,都和书法精神相通。学书法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同样,一个人在社会,对知识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研习书法对培养人的眼力、眼光、眼界大有益处。宇宙之浩瀚无边,人生如苍海一粟。任何事物都无穷尽,知识是无止境的,学习是终身的。老话说得精妙“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对知识的追求应该永无止境,终身学习,才能开阔视野,与时俱进。

3书法能提高人的道德情操,为心灵留下一片诗意的净土。

一个人有高雅的生活追求,才不枉虚度人生。体会到这些,才会愈加感受到书法所带来的人生乐趣。在现实浮躁的社会中,特别是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名利对人的冲击很大,很容易被物质冲昏了头脑,一个人只有拥有高雅的精神追求,寻觅到自己生活的意义,拥有一片心灵净土,才能抵制住各种诱惑。王羲之52岁辞官,在家乡修建庄园隐居,沉浸在书法艺术的精神家园里,出了名扬千古的《兰亭集序》。虽然我们无法真的“出世无为”,但无论干任何事情,都应该有高雅、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充实,从中体味到人生的真正乐趣。


下篇:如何学习书法


总的来讲,学习书法要根植传统,取法经典,精练技艺,提升素养。传统是多元的流动的,要以历史的眼光,开阔的胸怀,文化的视野,认识传统,深入传统,把书法艺术的根深深扎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经典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高度,是历史上大家精品佳作的个性化标志,是我们学习研究的范本,深入一家,取法多元,融会贯通,并贯穿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书法艺术必须坚持的基本途径;技艺是在反复锤炼中逐步提升的,只有坚持用心、用功、用情,日积月累,才能不断有所收获;书法艺术是书家学识、修养、阅历等综合因素的结晶,注重文化的滋养,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应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具体来讲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古与今的关系,坚持由古入今的学书道路。

总的说,就是要坚持由古入今的学书道路。古与今的关系就是源与流的关系,一个是源头,一个是流派。源比流稳定深厚,流比源流动悠长,这是不断传承发展的过程,我们经常引用朱熹的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就是古与今的关系,源与流的关系。学习书法,一定要从源头上去学习,汲取营养,这样根才正,苗才壮,才能够不走偏路。不学古人,不学经典,不临帖,不懂用笔、结字、章法是怎么回事,也就是不懂书法的法则和要求,拿起笔来就画,就是糊涂乱画,成不了书法。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写字不是书法。书法有法,这个法从哪里来?它是古人长期积淀下来的规律性的东西。我们翻开中国书法史,这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有用笔的方法,结字的方法,包括用墨的方法,包括章法,古人总结了很多,需要我们认真去学习领会,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学习书法,不把根扎在传统书法深厚的沃土当中,就谈不到传承创新发展。我们讲传统,不是指某家某派,传统是丰富的、多元的,即要纵向看,也要横向看,要有一种宽泛的眼光。纵向看,书法艺术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从甲古文开始,到书体的演变,到成熟到发展,历史上涌现出来一代代名家大家和经典佳作。从横向看又有两大派,帖派,碑派,还有大量的民间书法、经文书法,可以说非常丰富。学习继承传统,不能仅限于王羲之,要放宽眼界,融会百家。不断从名家经典中汲取营养。

再一点,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古与今。古是今的源头活水,今是古的继承与发展,古与今是一脉相承,连绵不断的。昨天的今也是今天的古,我们今天的今也是以后的古,是这样一种辩证的关系。我们认真读一下书法史,从甲骨文以来的几千年中,有几次发展的高潮,涌现出的大家,涌现出来的经典,百花争艳,千姿百态,但其中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宽泛的多元的眼光来学习,不要搞得路子很窄,这对于积累我们的学养,提升我们的境界,非常有益。崇古入古,由古入今,这是学书的必由之路,只有在入古上下真工夫,长工夫,才能熔古、化古,变成自己的东西。尤其对经典,我们更应该长期坚持学习、揣摩钻研。再有学习传统,不仅仅要学习技巧、技法,更重要的是上升到精神层面,感悟其中的意蕴观念,精神境界。

还有,我认为学习传统,既要专又要广。不要基于一家一派,应取法百家为我所用,关键是要融会贯通。仅学一家一派容易僵化。当然说取百家之长是个形容词,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几家,认真长期学习钻研,临帖、读帖要伴随终生。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没有到底的时候,要活到老学到老。深入传统有多深,在书艺上才能走多远。


二、正确处理我与他的关系,坚持融会贯通的学习方法。

我就是我自己,学习者,他就是你师承的对象,一定要坚持由他变我的创新精神。由他变我,是讲的学习态度,是当学生还是当奴隶。学古人,学传统,是要当学生而不当奴隶。当学生就是要敢于提问,敢于思索,甚至敢于反叛。当然我们首先是要当好学生,要用一种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对师承的对象,范本经典要读懂弄通,这里面有技术技巧的问题,因为每一个书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都有他独特的技术技巧,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在用笔、结字及其章法上都有鲜明的个性。书法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性是要通过技术技巧来体现的,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扎实基本功的人能够成为大家。所以首先是要学像,学古人要达到形似,这是基本的要求。首先要抓住形,但这远远不够,要不断的深入进去,了解师承对象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作品的韵味,意境和精神内涵,从经典作品中来看到书家的精神世界。艺术是一种形象思维,很多东西要靠在实践中去感悟和体会,就像游泳一样,你说你看了很多游泳的书,你知道手该怎么动,脚该怎么动,呼吸该怎么搞,但如果你没有下过水,你下去肯定是要掉到水里面去的。艺术也是这样,所以要在实践中去感悟和体会。书法艺术是独立的创造性劳动,别人只能引你进门,基本功问题只有靠自己刻苦训练来解决。同时,要有一种变他为我,勇于创新的精神,这就是把师承对象的东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面貌。这才能叫做原创,我认为原创、创新要具备“三性”:一是原创的传统性。要根植于传统之中,要看得出你师承哪家哪派,有古人的东西,这就是创新的传统性,就像修房子没有根基是不行的。再一个是原创的规范性,原创的规范性是融会贯通传统的产物,是传统的延伸和拓展,要符合书法艺术的本质要求,符合书法艺术的技法和规范。还有一个就是原创的自我性,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面貌,你没有自我就谈不上原创,你的东西要和别人不一样。历代名家、大家并不是不学古人,恰恰相反,正是从古人中走出来的。所以在“我”与“他”的问题上,一定变他为我,敢于创新。几千年的书法史就是这样,我中有他,他中有我,在实践当中不断的升华,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三、正确处理艺与道的关系,坚持由艺进道的不懈追求。

书法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学习书法眼光要远大,视野要开阔,不能就书法学书法,要注重综合素养的提高,精神境界的提升。这就是书内功与书外功的问题。我们既要注重书内的功夫,又要注重提高书外的功夫,提高学养和精神境界这是书家的终身课题。要坚持由技到艺,由艺进道,不断提升境界的学书道路。书法艺术不仅仅是技术技巧,更重要的学养和修养。一个书家应有宽泛的知识,高深的学养,要把这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因此不能就书法学书法,要广泛涉猎历史、哲学、艺术、文学、诗词等等。实际上书法艺术里充满东方哲学的内涵,特别是辩证统一,无论是用笔、章法、墨法,哪个方面都体现了对立统一关系。所以要注重书外功夫的学习和提升。苏东坡先生当时官做得很大,他当时并不是专门的书法家,但是为什么书法能达到这样高的境界,关键在于,他有大学问大学养,有的人就说过他的字很难学,就是因为你没有他那种胸襟和学养。他的字看似随意,实际上是胸中学养的自然升华。他如果没有流放到黄州等地,没有几起几落的社会经历,恐怕也写不出《黄州寒食诗帖》,写不出《赤壁赋》,在书法史上也不会有那么高的成就。这就是书法艺术需要人的综合素质的滋养。所以学书法,一定要坚持多读书,要坚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学养。


申万胜作品欣赏
















2016-10-30 19:57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中华文明第一次被清华大学教授整理的如此清..
下一篇 »

最新开班报名

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招生简章

最新视频课程

连辑主讲:中国书法审美及实践应用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更多精彩
新翰丹公众号
  • 全面掌握书法资讯
  • 精彩活动,推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