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主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 21

    2023.11

    金文又叫“钟鼎文”殷商时期的代表作

    除甲骨文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文字就是金文。它随着甲骨文的消失而代之,成为周代书法的主流。它的名称也是由书刻的原料而来的,因为古时候称铜为金。金文又叫“钟鼎文”,是指铸在或刻在金属钟鼎彝器上的铭文。钟和鼎在古代被看作重器,故其上多铸有纪念文字。钟是一种乐器(部分量器、酒器也叫钟) ;鼎主要是祭器一类用品。其.....

    标签: 代表作 时期 殷商 金文 钟鼎文

  • 20

    2023.11

    秦汉简牍墨迹选(七)

    秦汉简牍墨迹选(七)...

    标签: 墨迹 秦汉 简牍

  • 20

    2023.11

    书法重视结构追求结体的意趣

    书法结体、古人称之为“间架结构”,是指单个字内部点画之间的联结、搭配和组合,以及实画和虚白的布置。因此,结体不单追求点画的严谨,更重要的是追求结体的意趣。只有如此,才能产生千姿百态的书法作品。结体规律在不同朝代有不同表现,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各有侧重。书法经历了晋人的自由阶段、唐人的法度阶.....

    标签: 书法 结体 结构 重视 追求 意趣

  • 19

    2023.11

    书断

    书断序 昔庖牺氏画卦以立象,轩辕氏造字以设教,至于尧舜之世,则焕乎有文章。其后盛于商、周,备夫秦、汉,固夫所由远矣。文章之为用,必假乎书;书之为征,期合乎道。故能发挥文者,莫近乎书。若乃思贤哲于千载,览陈迹于缣简,谋猷在觌,作事粲然,言察深衷,使百代无隐,斯可尚也。及夫身处一方,含情万里,标拔志气,.....

    标签:

  • 18

    2023.11

    海岳名言

    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词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故吾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吾书小字行书,有如大字。唯家藏真迹跋尾,间或有之,不以与求书者。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总而成之。既老.....

    标签: 海岳名言

  • 18

    2023.11

    书法创作中最容易写错的字(一简多繁)

    书法创作中最容易写错的字,大家收藏好了!【干】:對應三個繁體字:(干)涉,(乾)燥,(幹)部;【后】:對應兩個繁體字:(後)面,皇(后);【系】:對應三個繁體字:唔(系),關(係),聯(繫);【历】:對應兩個繁體字:(歷)史,日(曆);【钟】:對應兩個繁體字:時(鐘),(鍾)意;【板】:對應兩個繁體字:老(闆),木(板);.....

    标签: 书法 创作 最容易 写错 一简

  • 18

    2023.11

    六体书论

    大篆 小篆 八分 隶书 行书 草书臣闻形见曰象,书者法象也。心不能妙深于物,墨不能曲尽于心,虑以图之,势以生之,气以和之,神以肃之,合而裁成,随变所适,法本无体,贵乎会通。观彼适踪,悉其微旨,虽寂寥千载,若面奉徽音。其趣之幽深,情之比兴,可以默识,不可言宣。亦犹冥密鬼神有矣,不可见而以知,启其玄关,会其.....

    标签:

  • 18

    2023.11

    2014版《国家规定的汉字笔顺规则》

    牢牢记住:“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乃”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

    标签: 2014版

  • 17

    2023.11

    赵孟頫《兰亭帖十三跋》残本 珍藏版

    《定武兰亭》独孤本残本(选页)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赵孟頫于至大三年(1310),奉诏自吴兴(今浙江湖州)前往大都(今北京)途中,独孤淳朋(1259—1336)赶来送别,并让与《宋拓定武兰亭序》,同舟的吴森(1250—1313) 亦携有《定武兰亭序》一本。天赐良机,偶然得以赏玩二本《兰亭序》的赵孟頫,一月有余之舟行中,为了作跋而.....

    标签: 赵孟 兰亭帖十三跋 残本

  • 17

    2023.11

    字得晋意

    【内容提要】尽管,康里人巎巎,这位出身於色目世家的有元一代书法大家,曾经得到不少近现代学者诸如陈垣等的贯注;然而,迄今为止,尚无堪称“详细”的相关文章问世。为此,本文以所收集的资料为基础,对其家世、仕履、作品等项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从而为读者提供相关的翔实片断。还须指出:在元、明代的书法.....

    标签:

  • 16

    2023.11

    明·傅山书《心经》

    傅山本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学问人,淡于名利,勤于读书。他的书法初学赵孟頫、董其昌,几乎可以乱真。他的《上兰五龙洞场圃记》为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作,与宋人风范毫无二致。宋代文人喜欢用生辟的字眼和典故,傅山也是如此。他学富五车,积学深厚,又颇具个性,加之书法界有了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和倪元璐等诸名家的影响.....

    标签: 傅山书 《心经》

  • 16

    2023.11

    明·文征明书《心经》

    文征明(1470~1559年),即文徵明,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停云,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他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少时即享才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然在科举.....

    标签: 《心经》 文征明

  • 15

    2023.11

    品评论

    记潘延之评予书潘延之谓子由曰:“寻常于石刻见子瞻书,今见真迹,乃知为颜鲁公不二。”尝评鲁公书与杜子美诗相似,一出之后,前人皆废若予书者,乃似鲁公而不废前人者也。书赠宗人鎔宗人镕,贫甚,吾无以济之。昔年尝见李驸马璋以五百千购王夷甫,吾书不下夷甫,而其人则吾之所耻也。书此以遗生,不得五百千,勿.....

    标签: 评论

  • 15

    2023.11

    笔论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为书之体,须人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 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

    标签: 笔论

  • 15

    2023.11

    书法创作临摹是学习书法的最基本手段

    书法创作是书法艺术本体的最重要部分。它彰显了书法家的学养、审美品味与风格取向。书法创作的开始并不意味着临摹的结束,而是要进一步地广采博临,向更深的层次进军,许多著名书家到了晚年仍临帖不辍,不断地从传统中吸取养料。而他们充满己意的临作,本身就是一种创作。书法学习一 般都要经过读帖、临摹、模拟性创作和开.....

    标签: 临摹 书法 创作 基本 学习 手段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

最新视频课程

连辑主讲:中国书法审美及实践应用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更多精彩
新翰丹公众号
  • 全面掌握书法资讯
  • 精彩活动,推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