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主页 - 先秦

先秦

  • 19

    2023.03

    鲜簋图片和铭文

    鲜簋(鲜盘)是西周中期前段(穆王世)通高14、连耳宽29.2釐米。侈口束颈,鼓腹圈足,兽首双珥,下有垂珥,腹的前後有扉棱。口沿下有浮雕兽首,腹饰垂冠回首夔龙纹,圈足饰目雷纹,间以四道扉棱。【铭文】隹(唯)王卅又亖(四)祀,唯五月既朢戊午,王才(在)꿗京,啻(禘)于(昭)王,(鲜蔑겺),(祼),王(祼)玉三.....

    标签: 图片 铭文 鲜簋

  • 17

    2023.03

    少虡剑复原图铭文

    少虡剑(吉日壬午剑),春秋晚期,长55厘米,宽5厘米,重0.88公斤。此少虡剑为晋国兵器,已知同铭剑有3件。一九二三年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斜宽从,厚格,腊长而两从保持平行,锋尖锐。厚格呈倒凹字形,圆茎有箍,圆形音。剑脊呈凹条形,两面均有错金铭文,共二十字,为:[吉日壬午,乍(作)为元用,玄.....

    标签: 铭文

  • 14

    2023.03

    石鼓文淸末拓本 高清

    春秋之初,金文承西周晚期风格,书法线条变得纤细。随着时间推移,虽然地域书风越来越明显,而秦国的金文却依然保留着周金文的传统风格。与庞大的金文体系相比,春秋战国时期的石刻文字显得甚为少见,其中《石鼓文》最为引人注目。《石鼓文》初唐时期发现于陕西凤翔。《石鼓文》有“石刻之祖”之称。考古界一般认为是战国时.....

    标签: 拓本 高清

  • 14

    2023.03

    小克鼎铭文及释文

    小克鼎传为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的青铜器之一。铭文中所述器主人为“膳夫克”,故称克鼎,又称膳夫克鼎。为与大克鼎区别,也称小克鼎。小克鼎造型雄浑厚重,花纹粗犷流畅,是典型的西周晚期铜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高:35.4cm,宽:33.6cm,重:12.54kg。鼎圆形,硕腹,双立耳,蹄形足。耳上饰.....

    标签: 小克鼎 释文 铭文

  • 11

    2023.03

    吕方鼎图片铭文拓片

    吕方鼎,西周中期(穆王世)。通高19.4、口橫16.2、口纵12.3厘米。窄口沿,立耳,平底三柱足,四壁向下漸有收分,四角鑄有扉棱。口下飾雲雷紋填地的夔紋,四壁左右和下部各飾三排乳釘,中部飾勾連雷紋。吕方鼎是国家一级文物,它的主人是周穆王时期的一位重臣——吕伯(名刚)。内壁铸有43字铭文,记录了周穆王赏赐自己“美.....

    标签: 图片 拓片 铭文 方鼎 吕方鼎

  • 08

    2023.03

    尹氏簠

    尹氏簠...

    标签: 尹氏

  • 07

    2023.03

    师嫠簋

    师嫠簋...

    标签:

  • 05

    2023.03

    六祀邲其卣 铭文译文

    商代后期,通高23.7厘米,腹径15.7厘米。传河南安阳出土,故宫博物院藏。此卣传与二祀邲其卣同出,形制、纹饰也与之相似。盖器对铭四行二十八字。铭文记器。...

    标签: 译文 铭文 六祀邲其卣

  • 02

    2023.03

    函皇父鼎介绍铭文拓片

    函皇父鼎是西周晚期的文物。函皇父鼎,西周青铜鼎函皇父鼎(圅皇父鼎),西周晚期(厉王世)。1933年陕西扶风县上康村一座西周铜器窖藏。通高58、口径49、腹深27厘米,重31.5公斤。立耳蹄足,腹壁稍外鼓。口沿及腹均饰大窃曲纹。西周晚期(厉王世)1933年陕西扶风县上康村一座西周铜器窖藏通高58、口径49、腹深27釐米,重31......

    标签: 介绍 拓片 铭文 函皇父鼎

  • 01

    2023.03

    休盘铭文

    西周青铜休盘是西周时期的一件文物,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征口沿直径38.4,通高11.9,底30 厘米两附耳;圈足;口沿饰粗窃曲纹(雷纹作地);圈足有弦纹一道;敞口窄缘、浅腹、环状双附耳、矮圈足。腹饰窃曲纹,雷纹地,圈足有弦纹一道。盘心铭文八行,计89字,为西周中晚期常见的册命金文,收册命赏赐者走马休。盘,古人用.....

    标签: 铭文

  • 28

    2023.02

    王臣簋图片铭文

    王臣簋 西周中期 1977年陕西澄城县南串业村西周墓葬。通高22.3、口径20、腹深10.7釐米,重8.5公斤。弇口鼓腹,一对兽首衔环耳,矮圈足下连铸三个兽面小足,盖面隆起,上有圈形捉手。盖沿和器口沿饰窃取纹,圈足饰S形卷云纹,均以云雷纹填地。【銘文】隹(唯)二年三月初吉庚寅,王各(格)于大(太)室,(益)公入右(佑).....

    标签: 图片 铭文 王臣

  • 27

    2023.02

    班簋 铭文译文

    西周早期 首都博物馆藏。 班簋原为清宫旧藏,1972年修复。高22.5cm,口径25.7cm。四耳上饰兽首,下接象鼻足,其后又另有小珥。颈饰二道弦纹,中夹涡纹。腹饰阳线构成的饕餮纹。低圈足,无纹饰。内底铭文20行,共198字,铭记周王命毛公伐东国事。器主毛班,见《穆天子传》,故时代当为穆王前期,也有学者主张属于成王时。 铭.....

    标签: 译文 铭文 班簋

  • 23

    2023.02

    史兽鼎图片和铭文

    史兽鼎,西周早期。通高20.3、口径17.5、腹深11.6厘米,重2.185公斤。平折沿,方唇,口沿上一对索状立耳,下腹向外倾垂,三个柱足。颈部饰云雷纹填地的卷鼻象纹,足上部饰浮雕兽面。铭文字数,内壁铸铭文50字。西周 类别:铜器 功能:食器 质材:矿物;金属;青铜 说明文: 器身府视近圆形,腹深而足短,三圆柱形足上截稍形胀.....

    标签: 图片 铭文

  • 21

    2023.02

    敔簋铭文

    敔簋,西周早期。通高15.3~15.7、腹深12.1、口徑19.6釐米。(十二)侈口束頸,鼓腹,圈足下沿有邊圈,一對獸首耳,下有方形垂珥。口下和圈足飾兩道弦紋,頸的前後增飾浮雕犧首。【銘文】乍(敔作)寶(簋),用(饙厥)孫子,氒不(厥丕)吉(其福)。.....

    标签: 铭文 敔簋

  • 20

    2023.02

    三年师兑簋 铭释文

    三年师兑簋,为西周晚期厉王前后器物。与元年师兑簋器形、纹饰完全相同。盖有折沿,与器之子口相扣。口下和盖缘均饰双行横鳞纹,腹饰瓦纹,圈足饰一周横鳞纹。双耳上端有兽头,下有方形垂珥。三足有兽头,足尖稍外卷。器盖同铭,12行124字,重文3、合文1。三年师兑簋铭释文:隹(唯)三年二月初吉丁亥,王才(在)周,各(.....

    标签: 释文 三年师兑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