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隶书的结构以《礼器碑》《曹全碑》和《张迁碑》比较(二)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3-10-08阅读数:82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隶书结构《礼器碑》曹全碑》和《张迁碑比较(一)http://www.yamoke.com/a/202208/20600.html

⑤左中右结构。如《礼器碑》中的“谢”、“卿”,《曹全碑》中的“乡”和《张迁碑》中的“乡”“卿”等字,《曹全碑》的“乡”夸张左边,使中右收敛,而《礼器碑》和《张迁碑》中的“卿”、“乡”则左中右较等分。

《礼器碑》

礼器碑.jpg

《曹全碑》

曹全碑.jpg

《张迁碑》

张迁碑.jpg

上下结构。

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上盖下。如《礼器碑》中的“雷”、“宫”“贾”、“罔”,《曹全碑》中的“云”“官”、“高”、“亭”,《张迁碑》中的“云”、“守”、“高”、“贡”等字,在上面笼罩下,下部笔画都要收敛,而不宜超出,上面的范围。

《礼器碑》

礼器碑.jpg

《曹全碑》

曹全碑.jpg

《张迁碑》

张迁碑.jpg

②下托上。如《礼器碑》中的“皇”、“画”、“圣”、“意”,《曹全碑》中的“登”、“直”、“置”、“意”,《张迁碑》中的“重”、“盖”、“野”、“思”等字,下托上的字以其最后一横或一捺的展开,托住上面的部分,上面部分的笔画则都要收敛,不可太展开。

《礼器碑》

礼器碑.jpg

《曹全碑》

曹全碑.jpg

《张迁碑》

张迁碑.jpg

③中分。如《礼器碑》中的“其”“与”、“莫”、“桑”,《曹全碑》中的“其”、“兴”、“甚”、“等”,《张迁碑》中的“其”、“棠”、“素”“基”等字,中间一横展开,上下笔画收敛。

《礼器碑》

礼器碑.jpg

《曹全碑》

曹全碑.jpg

《张迁碑》

张迁碑.jpg

(3)包围结构。

包围结构的字分成里外两部分,可分为半包围、三面包围和全包围。

①半包围。又可分为上左包围、左下包围、上右包围。

上左包围。如《礼器碑》中的“府”,《曹全碑》中的“庭" ,《张迁碑》中的“府”、“广”等字,横、捺有雁尾,则撇收敛。

《礼器碑》

礼器碑.jpg

《曹全碑》

曹全碑.jpg

《张迁碑》

张迁碑.jpg

《礼器碑》中的“厥”,《曹全碑》中的“廉”、“广”等字,外包围的撇舒展,则被包围的捺或横就稍作收敛。

左下包围。如《礼器碑》中的“起”、“造”、“追”、"迟”,《曹全碑》中的“起”、“造”、“遭”、“遣"(《曹全碑》走之底中被包围的部分收缩得很紧,显得捺笔十分舒展),《张迁碑》中的“起”、“通”“道”、“远”等字,走之底的捺笔出雁尾,上面被包围的部分的所有横画都收敛。《曹全碑》中的“起”字被写成左右结构,是一种变化。《张迁碑》中的“道”、“远”中“首”、“袁”的一横被拉长,使字显得格外方。

《礼器碑》

礼器碑.jpg

《曹全碑》

曹全碑.jpg

《张迁碑》

张迁碑.jpg

上右包围。如“载”、“紫”等字,斜钩舒展,被包围部分的笔画都适当收敛。

《礼器碑》

礼器碑.jpg

《曹全碑》

曹全碑.jpg

《张迁碑》

张迁碑.jpg

②三面包围。如《礼器碑》中的“闻”、“闾”、“风”,《曹全碑》中的“阙”“阁”、“风”,《张迁碑》中的“闻”、“门”“风”等字,“闻”、“阁”,“阙”、“阁”,“闻”、“门”无左右舒展的笔画,因而特意将左边一竖向左横出,以加强横势。《礼器碑》《曹全碑》的“风”字左右舒展,《张迁碑》的“风”则左右都收敛,仅在撇捺的底部稍作转出,无左右舒展的姿态。

《礼器碑》

礼器碑.jpg

《曹全碑》

曹全碑.jpg

《张迁碑》

张迁碑.jpg

③全包围。如《礼器碑》中的“国”、“图”,《曹全碑》中的“国”,《张迁碑》中的“国”、“囚”等字,框廓结构的字纵横都不宜舒展,以免过大。《曹全碑》中的“国”字的左右两竖作向内倾斜处理,使字显得更娇小。

《礼器碑》

礼器碑.jpg

《曹全碑》

曹全碑.jpg

《张迁碑》

张迁碑.jpg

2023-10-08 11:30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5分钟快速了解中国书法发展简史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