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如何写出书法的美感 端庄平静重心准立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4-01-27阅读数:60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书法之美,美在布局,美在气势,美在横平竖直。远观气势磅礴,近看秀丽多姿。宏篇巨著,运筹帷幄。掌握他的美,历代书法家告诉你,从这十条法则开始。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第一条法则

      端庄平静重心准立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说:“凡是写字贵在平正安稳,首先是用笔的巧妙。

      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说:“初学书法,字体的笔画与字体章法的分布,但求既平安而又方正。”

      明代书法家项穆说:“书法有三个要注意的地方:

      初学写字时要注意防止不均匀和倾斜;

      继续学下去后知道了写字的规矩,就要防止笔画与字体的不灵活或者出现呆滞现象;

      最终学的熟练后,要防止任意的狂涂乱造的怪现象和不守规矩的俗气。

      第二条法则

      字形舒服,上下平稳

      王羲之说:“写字的形象与气势不能上面宽而下面窄,如果这样重与轻显得不相配。

      字画和字间的空白布置应该远近均称,上下合适。自然就会平稳起来。”

      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说:“字的结构有上下两部分的,大多是(惟上重下)就是以上面为中心,而重在下面。

      上面轻的如头上顶戴着装饰物,如:叠、警、声之类的字就是代表。

      书论《八决》里所说的如:人体长得均称,上下比例协调。又不那么头轻尾重,头小尾大的。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说:“想写字先要预先心里想好字的形象,布置的笔画让它们平正稳妥,或者有意外生出的体势。

      令其有异样的美感才是巧妙的书法。”

      第三条法规

      轻重平衡,左右均称

      欧阳询说:“开始学写字的人先要立意字的大体形象,横平竖直的安排。对于笔画之间的空白安排,务必均匀整齐。”

      元代书法家陈绎曾说:“所有字的偏旁,都要让它们狭窄而长,这样右边就有余地了。在右边的也是这样。观察它们的轻重,使它们相符合而又相当为最好。就是说大小轻重很平衡美观。”

      第四条法则

      布置合体,字画清爽

      王羲之说:“分配笔画的间隔距离,布置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空白,远近要均匀。”

      清代书法家蒋和说:“布置空白有三点:

      一是字中的布置空白,

      二是逐字之间的安排空白;

      三是行与行之间的空白。

      开始学习写字的分布,都必须停止在均匀的地方。知道了停止在均匀的地方,就要求有点变化。倾斜于平正,疏远与密切;参差着落在其间。”

      欧阳询说:“字有彼此互相对着的,也有互相背着的。各有各的姿态,不能出现差错。”

      第五条法则

      疏密符合,瘦硬得体

      欧阳询说:“四面安排均匀,八遍都具备所需。短的长的合乎法度,(高的矮的比例恰当)粗的细的字画要折中适度。”

      王羲之说“要分配均匀点画,远近互相需要。象耕种时播种一样的有条不紊。

      研究其精细,然后再调和笔墨,让笔的细锋往来于纸上,疏密比较相符合。”

      明代书法家项穆说:“人在写字时在于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是说性情中正和谐。还有肥一点,瘦一点而已。如写字要高矮合度,轻重协调匀衡。露在外边的笔画和藏在里面的笔画都安排的合适。刚劲或者柔美互相配合好,就像人世间的看相一样,不胖也不瘦,不高也不矮,才算是端庄美丽的人形啊!”

      第六条法则

      连续不同,有所变化

      隋代书法家智果说:“重复的笔画就靠紧一些,就象吕、昌、爻、枣(异体字)絲、羽等字应该左面紧窄一些,右边宽一些。而森、磊、淼等字则应以同等道理兼用安排。

      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说:“仰面倒下的仰着相同向的或者是相背着的,就是两字并为一字的。必须要求点画上下倒而仰着的,有离开或合并的体势。”

      王羲之说:“两个字合为一体的,重复的不要太长,单形的不要太小,有夹裹形体的不要太大。虽然笔画很密,安排好了,看起来确胜过笔画稀蔬的。矮短的字胜过高长的字。如果是写一张的书法,须要字字有意境上的区别,避免有雷同的迹象。

      第七条法则

      以奇取正,内外相称

      明代书法理论家赵宧光说:“落中间笔画时,即完成全体布局的构思。落左笔时要考虑到右边的空余,落右边笔画时要注意左边的布局。上下都一样。”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说:“写字须要有出奇的放荡潇洒,常出新鲜的字体景色。以新奇的手法完成正统的字体表现,不主张用旧的墨守陈规。”

      第八条法则

      象形自然,广取神采

      晋代书法家卫夫人谈论书法时说:

      “点画就象高峰顶上的墜石,与山石相击后,逼真的象是要崩落似的。

      横画就象天空很长的一道云彩,隐约的存在着形态。

      竖画就象万年的枯藤直而垂下。

      撇画就象断开的犀牛角而离开了犀牛一样。

      捺画就象崩开的浪水一样,击打着向前奔跑。

      斜钩画就象用三百斤的力量拉开了射箭的强弓,比如将要发箭而有簧力的弓。

      高厥画就象强力的射箭弓转折相接处(筋节)。

      所以,每写一个字都各象其形体,才是巧妙的。这样的写字才算书法的结构。”

      东汉末年文学家、书法家蔡邕说:“作为书法的体韵,应该各象其形态。

      如坐立。如行走。如飞起来。如动态中。如远去了。如回来了。如躺在那里。如起立。如愁的表情。如欢喜的样子。如虫子在吃木叶。如长剑和锋利的戈式兵器。如强弓和坚硬的箭。如柔水一样。如火燃一样。如天空的云如阴天的雾。如太阳和月亮。

      每个地方都横竖有象形的体势,才算是书法啊!”

      唐代书法家张怀瓘说:“深切了解书法的人,只看它的神采,忽略也不需要重视字形。”

      第九条法则

      挺拔险劲,气宇轩昂

      南宋时期书法理论家姜夔说:

      “要创作高超容色(风采)的书法,

      一是须要书法作者本人的品德高。

      二是须要学习古代优秀的神品法规。

      三是须要纸和笔的质量好。

      四是须要字体结构险而有劲。

      五是须要(高明)具备一定的书法艺术知识。

      六是须要墨色浓淡合适而又写出的字很滋润。

      七是须要把相对向的或者是相背着的笔画安排得当。

      八是须要字的结构与章法常出现新的意态。

      这样,自然高个的字,相是秀美整重的人。矮个的字,象是精明而勇敢的人。瘦的字,象是山沟积水处样的瘦弱样子(瘠)。肥的字,象是富贵而快乐的人。有劲的字,象是习武的人。有娇艳姿色的字,象是美女。歪倒倾斜的字象是喝醉酒的仙人。端庄秀丽的字,象是有礼仪修养的人。”

      比如北宋时期书学理论家朱长文,在评论欧阳询写的《九成宫醴泉铭》碑文字体时说:“取细的与浓粗的中间体势,刚强有劲力而不屈从。就象有正义的官员执法一样,当面纠正缺点(面折),敢于在朝廷面前据理力争而直谏错对的风范。至于其点画工整妙美而又意态精确,没有可增加或减少的地方!”

      第十条法则

      格调统一,章法奇观

      清代学者张绅说:“古代人写字,就象作文,有(字法)字的体势,有(章法)所有字组合的书法结构。有(篇法)全篇文字形成的方法。全篇字的结构必须首尾相接应。”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说:“一个字的点画是决定着一个字的规矩。一个字的写出,是决定全篇书法的基本调子。”

      书法理论学者华云说:“书法的章法就象战争中布置用兵的阵法,阵容严谨,有雷厉风行之势。有着集体观念出兵必胜之态。用书法的理论说就是有通篇一体的韵味!全体结构象是法律一样,而书法点画之美,就象治理国家的法律条款,字字有力,句句有理。藏着威仪和表率作用,令人有肃然起敬的风度。”

2024-01-27 09:59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5分钟快速了解中国书法发展简史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