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翰丹_双创翰墨 - 书法杂谈 - 正文

王羲之作品之谜 一幅真迹也没留下

分类:书法杂谈 时间:2023-12-25阅读数:113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王羲之作品之谜,一幅真迹也没留下。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但是他的没有一件真迹传世。可以说这是当代书法的遗憾,哪怕是只有一幅也好。那么王羲之的真迹都去哪儿了?以下就是详细介绍,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新翰丹书法”!

      梁武帝时,宫中藏的王字已经有不少赝品。梁武帝经常和著名道士陶弘景通信,讨论王字的真假,陶弘景很大方地告诉梁武帝哪件靠谱,哪件不靠谱。

      梁武帝对宫中藏品鉴定一番,然后将认定的真迹复制,分发给宗室子弟学习。

      唐太宗比梁武帝还喜欢王字,据说将天下王字收罗殆尽,还从智永弟子辨才那里骗来《兰亭序》真迹,然后让褚遂良主持鉴定。唐太宗在这件事上,唯褚遂良的意见是瞻,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被认为是真迹的王字,都是褚遂良认定的,而那些挑出来的赝品到底啥样,我们不得而知,因为都被销毁了。初唐最杰出的的书法家,欧、虞、褚能有所成就,很大原因就是他们这一时期任职宫中,能接触大量珍贵的书法真迹。

      唐太宗推广王羲之,还是用临摹向拓的方法。当时宫廷中知名的拓书人有汤普彻、冯承素、诸葛贞、赵模、韩道政。这些与底本相差无几的复制品,后来逐渐扩散到民间,所以王字的临摹品大盛于唐。我们今天看到的王字有两类,一类是拓书人的向拓本,如神龙本《兰亭序》;另一类是虞世南、褚遂良等名家的临本。

      由上,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南朝、唐朝,王羲之的真迹还是很多的,流传也广,只不过大都在宫廷。

      后来,后来就没了。

      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一千多年来人们对王字的喜爱崇拜,才导致书圣真迹的毁灭殆尽。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新翰丹书法!

2023-12-25 19:11

首期古典书法高端培训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新翰丹书法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没有了
« 上一篇
5分钟快速了解中国书法发展简史 ..
下一篇 »

最新开班报名

双创翰墨第五期“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招生简章

最新视频课程

连辑主讲:中国书法审美及实践应用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更多精彩
新翰丹公众号
  • 全面掌握书法资讯
  • 精彩活动,推送提醒